2022力帆集团现状_2021力帆集团公司现状
接下来,我将为大家解答有关2022力帆集团现状的问题,希望我的回答对大家有所帮助。现在,我们就开始探讨一下2022力帆集团现状的话题吧。
1.2022����������״
2.力帆汽车公司现状怎么样?
3.力帆进入破产重整 本土汽车品牌两极分化愈演愈烈
4.尹明善被查,力帆破产重整,英雄终落幕
5.吉利或将接盘力帆,重庆迎新巨头?
2022����������״
[汽车之家?行业]力帆集团目前的日子并不好过,破产/退市风险如影随形。8月24日,力帆实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力帆股份”)发布公告,称于日前收到重庆市第五中级人民法院送达的《民事裁定书》及《决定书》,力帆股份的重整申请已获法院裁定受理。根据规定,力帆股份股票于2020年8月25日被实施退市风险警示,股票简称改为“*ST力帆”,股票价格的日涨跌幅限制为5%。
力帆股份表示,公司被法院裁定受理重整,存在因重整失败而被宣告破产的风险。如果公司被宣告破产,公司将被实施破产清算,公司股票将面临被终止上市的风险。即使公司实施重整并执行完毕,但如果公司后续经营和财务指标不符合《股票上市规则》等相关监管法规的要求,公司股票仍存在被实施退市风险警示或终止上市的风险。 裁定书中提到,力帆股份公司已不能清偿到期债务,且当前货币资金4300万元,到期债务11.96亿元,其他财产流动性差、无法变现,依法应予认定其明显缺乏清偿能力。因此,力帆股份公司具有破产原因,如不及时拯救,会给债权人、股东、员工及其他利害关系人的利益带来重大损失,其重整具有必要性。此外,裁定书还提到,力帆股份公司从事汽车及摩通行业多年,拥有较为齐备的生产资质和成熟的生产技术,建立了较为完整的产业链体系,销售渠道众多,具备重整价值,其拟通过股权重组、债务重组、资产重组、运营重组的方式实现重整,该重整预案具有可行性。编辑点评:
近来,围绕力帆股份的负面消息不断,销量下滑、债务/诉讼缠身、经销商维权让力帆的经营现状堪忧。当国内多数车企的经营回到正轨,不断提振销量、推出新品时,力帆仍未从危机抽身,反而已退到了破产的边缘。下一步究竟是破局还是破产,是力帆时刻在面临的问题。(文/汽车之家?才丽媛)力帆汽车公司现状怎么样?
在陷入层层危机之后,82岁高龄的力帆汽车创始人尹明善以及相关股东,又传来被立案调查的消息。据力帆股份日前发布的公告显示,公司收到控股股东力帆控股以及公司实际控制人尹明善、陈巧凤、尹喜地、尹索微的通知,其于10月12日和13日分别收到中国证监会下发的《调查通知书》。因力帆控股、尹明善、陈巧凤、尹喜地、尹索微涉嫌信息披露违法违规,中国证监会决定对其进行立案调查。
力帆股份的股东结构也很清晰,力帆控股为公司(力帆股份)的控股股东,持有公司47.08%的股份。尹明善、陈巧凤、尹喜地、尹索微均在公司担任董事职务,以上四人合计直接持有公司0.49%的股份;以上四人通过持有力帆控股的股份间接持有公司股份共计47.08%。
据汽车民生网了解,2010年,72岁的力帆集团创始人尹明善带领力帆股份成功登陆A股,一举成为重庆首富。2017年尹明善选择退居幕后,把董事长的权杖交给职业经理人牟刚。而在牟刚上任的第一个财年,中国车市就出现28年来的首次下滑,力帆也陷入债务危机。事实上,为了避免被ST,力帆股份曾多次变卖资产。
目前,力帆汽车已走到生死边缘,不仅经营陷入停滞状态、到期债务无法偿还,而且还面临着因重整失败宣告破产的风险。
近期,重庆两江股权投资基金管理有限公司、吉利迈捷投资有限公司以联合体身份,将作为意向重整投资人参与力帆股份的重整工作,这或许是拯救力帆汽车最后的救命稻草。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力帆进入破产重整 本土汽车品牌两极分化愈演愈烈
负债累累的力帆又遭经销商维权,连年亏损的力帆卖产业、质押股权却难翻身。来自全国的30余家力帆汽车经销商代表聚集在重庆力帆中心总部门前,身上穿着印有“力帆还钱”的T恤,向力帆总部维权,现场并未出现冲突。在力帆经销商致厂家的维权函中,经销商表示由于厂家的原因,导致经销商连年亏损,最严重的时候每年亏损200万元。
据授权经销商表示,自2019年3月起,力帆已无车可发,且不退款;给非授权经销商的批售价远低于给授权经销商供货价,造成市场混乱;产品质量低下,迈威、轩朗车型发动机、变速箱、电路返修率奇高;以各种借口拖延建店验收和拖欠支付建店补偿等。
据了解,这已经是力帆经销商一个多月以来第四次来总部维权。2021年2月,力帆开始出现给非授权经销商的批发价低于给授权经销商供货价,造成市场混乱。
力帆授权经销商拿车的价格一般在指导价的9折左右,经销商与非授权经销商之间存在很大的差价。经销商从3月开始就一直向力帆销售公司反映此事,销售公司却一直否认,推卸责任。
车型:
1、力帆320
力帆320作为一款AO级车型,主要是以年轻族群为目标受众,是力帆汽车开发的首款微轿。力帆320的车身造型借鉴了经典车型MINICooper的设计元素。前大灯造型呈现花生状,显得十分憨厚。笔直的腰线和顶线,前脸可爱的大嘴设计,以及扁平的蜂窝状进气格栅体现十足的“迷你”味。
2、力帆330
2013年10月18日,力帆330在西藏拉萨正式上市,新车提供标准型、舒适型、豪华型三款车型供消费者选择,分别售价3.98万元、4.18万元、4.48万元。搭载全新1.3L CVVT发动机,与之匹配的为5速手动变速器。力帆330搭载1.3LCVVT发动机,最大功率67Kw,最大扭矩为115 Nm,最大输出功率90马力,百公里综合油耗6.1L。
以上内容参考:百度百科-力帆汽车
尹明善被查,力帆破产重整,英雄终落幕
汽势Auto-First|刘天鸣在存量市场时代,总会有车企顶不住压力,最终被淹没在中国汽车史的长河之中。此次力帆股份进入重整程序的结果如何,还需要等待一段时间,但从整体市场来看,随着中国品牌“马太效应”的加剧,或许力帆股份不是最后一个进入重整程序的车企。
8月24日,力帆股份发布公告称,力帆实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力帆股份)、重庆力帆财务有限公司及其力帆股份旗下10家全资子公司已被法院裁定受理重整。这意味着力帆股份正式进入破产重整程序。
同时,力帆股份还对外披露了公司累计涉及诉讼的数量及金额。据力帆股份统计,目前,公司共涉及诉讼(仲裁)1178?件,涉及金额?50.37?亿元。对此,力帆股份强调,诉讼事项将对公司后续生产经营产生重大影响,但由于部分诉讼未开庭,无法判断是否影响2020年业绩。
进入重整程序后,将对力帆产生怎样的影响?力帆股份究竟有没有能力偿还债务?随着中国乘用车市场竞争日益激烈,中国品牌车企为何呈现出两极分化现象?
力帆重整失败或将破产
据力帆股份发布的公告显示,力帆股份、力帆财务、力帆乘用车、力帆汽车销售、力帆进出口、力帆摩托车发动机、力帆汽车发动机、力帆内燃机、无线绿洲、移峰能源等12家企业进入破产重整程序。
据了解,破产重整不同于公司“倒闭”,而是在法院主持下,债权人与债务人达成协议,制定重组计划,规定在一定期限内债务人按一定方式全部或部分清偿债务,债务人可以继续经营其业务的制度。
对于上市公司来说,破产重整不但能够保证股东和债权人的利益,还能保留珍贵的壳资源。当然,重整程序只是为濒临破产企业一次“重生”的机会,如果重整程序失败而正式宣布破产,该公司将直接进入破产清算。
据重庆市第五中级人民法院发出的《民事裁定书》显示,当前力帆股份货币资金4300万元,到期债务11.96亿元,其他财产流动性差、无法变现,力帆股份被认定为明显缺乏清偿能力。
实际上,力帆股份所涉及的诉讼或债务不止于此。8月24日,力帆股份披露了公司累计涉及诉讼(仲裁)事项。截至目前,力帆股份共涉及诉讼(仲裁)1178?件,涉及金额?50.37?亿元。
力帆股份距资不抵债仅一步之遥。今年第一季度,力帆股份实现营收5.64亿元,同比减少74.88%,亏损则从去年同期的9720.48万元扩大至至1.97亿元。资产负债方面,截止2020年3月31日,力帆股份流动资产为55.1亿,总资产为182.93亿元,总负债为157.19亿元,净资产为25.75亿。
从力帆股份业绩中可以看出,主营业务持续萎缩的状态下,亏损正在逐步扩大,同时,无债务偿还能力带来的违约金,也会加重力帆股份的负债。
值得一提的是,此次力帆股份重整程序包括股权重组、债务重组、资产重组、运营重组,这也就意味着,力帆股份不排除被其他车企收购。
中国车企两极分化加剧
力帆股份进入重整程序仅仅是中国品牌车企两极分化的缩影。一方面是以吉利、长城、长安为首的中国品牌开始向上发力。另一方面力帆、海马、众泰等中国品牌销量呈现大规模下滑,游离在生死边缘。
据中汽协数据统计,7月份中国品牌乘用车共销售58.5万辆,环比下降0.9%,同比增长4.5%,占乘用车销售总量的35.1%。虽然中国品牌乘用车市场占有率结束了连续下降趋势,但市场份额依旧处于被压缩状态。
生存空间的压缩使得中国品牌车企“马太效应”加剧。头部车企呈现出快速增长或维持固有份额,具体来看,吉利汽车7月销售新车10.52万辆,同比增长约15%,长安汽车(指长安系中国品牌)7月销量达12.35万辆,同比增长49.9%,长城汽车7月销售4.74万辆。
而边缘化中国品牌车企销量却不尽人意。7月份海马汽车仅销售新车875辆,同比下降68.41%,力帆汽车7月销售新车253辆,同比下降70.75%,众泰汽车在7月销量直接归零。
事实上,从研发投入上或许能够解释“头部”中国品牌与其他品牌之间的差距越来越大。
据长安汽车历年年报显示,2011年到2019年期间,其研发投入呈现出逐年增长态势,从16.11亿元增长至44.78亿元,九年累计研发投入达到246.43亿元。此外,吉利汽车研发投入更高,近十年累计投入超过1000亿元。
反观力帆股份,从2015年开始就呈现出研发投入逐年减少态势,2019年,力帆股份在研发方面的投入为2.32亿元,研发投入占营业收入比例仅为3.11%。尽管力帆股份体量小于绝大多数中国品牌车企,但其研发投入占营业收入比例远低于行业平均值。
当然,研发投入的多与少并不能直接决定一个车企的生与死,但却可以决定其未来发展的实力与底气。因为研发投入与产品更新换代、外观设计、核心技术等问题息息相关,没有足够的研发投入就意味着不会有未来。(来源自网络)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吉利或将接盘力帆,重庆迎新巨头?
尹明善不会想到,年逾八旬的自己,会再次遭遇人生中最艰难的时刻。10月13日晚,*ST力帆发布公告称,公司于10月13日收到控股股东力帆控股以及公司实际控制人尹明善、陈巧凤、尹喜地、尹索微的通知,其于10月12日、13日分别收到证监会下发的《调查通知书》,因力帆控股、尹明善、陈巧凤、尹喜地、尹索微涉嫌信息披露违法违规,证监会决定对其立案调查。
公告显示,力帆控股为*ST力帆控股股东,持有公司47.08%的股份。尹明善、陈巧凤、尹喜地、尹索微均在公司担任董事职务,以上四人合计直接持有公司0.49%的股份;以上四人通过持有力帆控股的股份间接持有公司股份共计47.08%。
此消息一出,业内普遍认为,力帆,这次是真的无路可走了。
我们无意附和这样的说法,但从目前来看,力帆确实迎来了大限之期,尹明善也迎来了英雄落幕。
毫无疑问,曾经的尹明善,是一个英雄。
他曾是重庆家喻户晓的人物。他手中的两副牌:摩托车和足球,都曾是重庆的骄傲。力帆摩托车,曾超过嘉陵和建设两大老牌巨头,成为重庆摩托车业的龙头老大。2000年,尹明善斥资5580万元收购“前卫寰岛”,更名为“重庆力帆足球”。当年,球队就夺得足协杯冠军,是重庆足球史上的第一个冠军。
他也曾是重庆汽车的创领者。
2003年,为了拓展业务,尹明善决定进军汽车行业,力帆集团随即拉开了汽车制造的序幕。他收购了重庆专用汽车制造厂80%的股份,后又增持到95%,商标彻底改为“力帆牌”,并开始在北碚建设轿车生产基地。在尹明善看来,“到处是丰田,遍地桑塔纳,问问力帆人,我们该干啥?”“没有梦想的老板,跟酒囊饭袋有什么区别?”
2005年,力帆拿到了汽车生产资质,并于2006年将自己的力帆520轿车正式推向了市场,这时尹明善已68岁了。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2010年11月25日,力帆在沪A股上市时,成为中国第一家上市的民营车企,尹明善称那是他73岁收到“最好的礼物”。上市后,力帆控股市值达到100亿元,尹明善问鼎重庆首富。
至此,尹明善达到人生的顶峰。
但也是从他进入汽车行业之日起,也许为如今的结果埋下了伏笔。
10余年间的推陈出新,力帆汽车相继制造研发了多个车型,后续也顺应发展潮流推出新能源汽车,可销量都较为惨淡。尹明善“模仿”的策略在做摩托车时无往不利,但用来造车,很快就捉襟见肘了。多年依靠模仿、抄袭的力帆汽车由于没有核心技术的支撑,无论产品口碑还是品牌知名度表现都不尽如人意,财务危机也是由此逐渐显现。
在竞争日益激烈的汽车市场,力帆开始掉队,销量和利润双双下降。
据力帆股份最新销量数据显示,8月公司仅销售传统乘用车15辆,同比下降92.4%,新能源汽车49辆,同比下降78%;1-8月,公司共销售传统乘用车1183辆,同比下降94.53%,新能源汽车661辆,同比下降60.54%。
而业绩方面,*ST力帆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15.84亿元,同比减少69.42%;净亏损25.95亿元,上年同期亏损9.47亿元,同比扩大173.99%。总资产约为169.6亿,净资产仅剩1.06亿人民币,同比大跌96.12%,负债高达167.7亿元人民币,资产负债率高达98.87%。
“2018年开始,力帆处在了生死关头。”业内人士坦言。
汽车有智慧也曾在《末路的力帆,凄凉的尹明善?|?Future人物》感慨:这个耄耋之年的老人,不得不在梦想的破灭中苦苦支撑着。
现实就是这么残酷,命运仍没有给尹明善一次“善终”的机会。
同样机会渺茫的还有力帆。
就在尹明善被立案的几乎同一时间,力帆(实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及十家全资子公司重整案第一次债权人会议,在重庆市第五中级人民法院开庭。力帆汽车破产重整,由此正式拉开帷幕。
本轮开庭力帆方面法人主体,是力帆汽车销售有限公司。法院指定的债务管理人(简称“管理人”)审计结果显示,力帆销售公司目前账面资产约3000万元,固定资产约1500万元。
相比债务,这些资产杯水车薪。两个月间,管理人共收到489家债权申报,申报债权总额11.28?亿元,最终核定债权总额6.99亿元。核定未通过的债权,主要原因是涉诉未决、申报主体不适格、证据不足。也就是说,力帆销售公司资产与债务间,还有接近7个亿缺口。
此外,力帆销售公司还有162?件民事诉讼和仲裁诉讼未结案,涉及执行标的总额约8.7亿元。普通债权人中,最大单笔债务为平安银行股份有限公司西安分行,核定债权金额2.84亿元;最小单笔债务为厦门健秀镜业有限公司,核定金额1665元。
可以看出,财务已是决定力帆生存的唯一因素。
日前,*ST力帆发布公告称,重庆两江股权投资基金管理公司(以下简称“两江基金”)和吉利迈捷投资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吉利迈捷”)将作为意向重整投资人,参与力帆股份的重整工作。根据天眼查信息显示,吉利迈捷正是吉利科技集团旗下的全资子公司,而后者为重庆两江新区管理委员会全资控股。
这意味着,吉利已开始参与力帆重整工作。
吉利迈捷的大股东为吉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实际控制人为吉利控股集团董事长李书福。这意味着,吉利或将接手和收购力帆股份。有意见认为,后者的上市公司壳资源、土地资产、金融牌照或是吉利看中的部分。
舆论认为,一方面,力帆作为上市公司,“壳”资源能“装进”其它业务,给吉利在资本市场带来更多便利性;另一方面,则是有利于布局西南市场,力帆汽车的重庆生产基地能在产业配套和地方政策上享受一定红利,而从吉利当下的生产布局来看,主要工厂均位于东部和北部,收购力帆后可完善其全国生产网络。
结果如何,不得而知。
值得一提的是,今年6月,吉利控股就屡次被传出有意收购力帆股份的传言。对此,吉利控股集团新闻发言人杨学良彼时曾否认称“没有此事”。即使吉利让力帆看到曙光,但吉利是否会保留力帆,还是未知数,最大的可能是,吉利接手力帆之时,只怕就是力帆退出舞台的时机到了。
总的来看,低估了造车的难度,是尹明善没落的根本原因。
“摩托车工艺的复杂性和汽车不可同日而语,不是两个轮子、四个轮子的问题,管理、资金等条件没准备好,力帆做得非常吃力。”专家对力帆的失败如此解读。
在外界看来,对于已经被债务拖入生死存亡境地的尹明善和力帆而言,造车已不是第一要务,还债才是。
不管证监会调查结果如何,也不管吉利能否拯救力帆,属于尹明善和中国自主造车的草莽时代终归是落下了帷幕。曾经的重庆首富,曾经的巨头车企,从此成为了过去。
“还记得年少时的梦吗?像朵永远不调零的花。陪我经过那风吹雨打,看世事无常,看沧桑变化。”不知尹明善听到这首《爱的代价》时,会有何感想。(采写?|汽车有智慧?王得源)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从资金链告急到举步维艰,力帆终于走到了生死关头。8月7日,力帆实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发布公告:控股股东重庆力帆控股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力帆控股”)以其不能清偿到期债务,资产不足以清偿全部债务为由,向重庆市第五中级人民法院申请进行司法重整。
同日,吉利汽车收购力帆股份的传闻不胫而走。
但是吉利控股集团对此的回应是:不知道。
事实上,这并不是第一次传出吉利将要接盘力帆的消息。
今年6月19日,力帆汽车尾盘突然拉至涨停,多数网友认为是“吉利收购力帆”消息所致,该消息指出,吉利将向力帆注资,并成为最大股东。
但该消息却是得到了杨学良的否认,力帆股份也发表澄清公告。
不过无风不起浪,无根不长草。
一个身处危机,一个寻求机遇,力帆与吉利或多或少还是存在一些合作的可能。
为西南市场打下根基
今年7月份,两江新区与吉利控股集团正式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吉利高端新能源整车(重庆)生产基地项目、吉利工业互联网总部暨数字化工厂项目落户重庆两江新区。
对吉利而言,这是它在重庆的首个生产基地。
作为全国重要的汽车产业基地,重庆的汽车产业氛围浓厚、汽车产业配套齐全、汽车交通物流优势明显……重庆,无疑是最佳选择之一。
再加上,重庆与成都是中国西部汽车中心,在长江经济带和西部大开发两大国家发展战略之下拥有着的潜力,对车企而言是机会。对吉利来说,更是不可忽视的版图。
重庆生产基地的落户势必将与四川成都工厂协力扩大吉利在西南地区的市场份额,也将为吉利西南市场打下强而有力的根基。
所以,重庆势必是吉利西南市场发展最为重要的城市之一。
作为重庆市民营企业三巨头之一、中国摩托车巨头的力帆,在重庆甚至国内都着举足轻重的分量。对吉利而言,若能收购力帆,不失为一个好的机遇。
如若吉利接盘力帆后,吉利汽车将获得力帆股份在重庆当地的鸳鸯地块,一座15万辆乘用车项目的生产基地,跟吉利高端新能源生产基地项目落户重庆不谋而合。
并且对吉利而言,若能保住力帆股份上市公司的身份,可以利用这个壳资源,将零部件公司或者领克品牌整体装入,以筹得更多资金。
此外,力帆控股旗下的摩宝支付是四川省内唯一一家经中国人民银行批准设立的,同时拥有互联网支付、移动支付和跨境支付全国牌照的第三方支付公司。目前,吉利汽车已经开设网约车业务曹操专车。摩宝支付可以帮助吉利的移动出行业务形成业务闭环。
再加上李书福的汽车帝国发源于摩托车,他也非常喜欢摩托车,时时刻刻也想着把摩托车业务做大做强,甚至进军国际化。若吉利接盘力帆最终为真,得益于吉利本身自有的技术,吉利的摩托车板块或许有望更进一竿。
当然,对于力帆而言不失为一件好事,一方面是剥离亏损的汽车业务之后,可以好好地深耕摩托车领域,一方面也能够偿还拖欠债权人的资金。
汽车行业加速洗牌
从曾经全国最大的摩托车生产商,到如今在其汽车板块,只得到6月销量13台,半年仅卖16台的惨淡现状。
有人说,力帆股份目前的处境是中国汽车行业加速洗牌,转向高质量发展过程中的一个缩影。
2018年前的中国汽车市场,还属于快速爆发的增量市场。2019年-2020年的中国汽车市场已然成为了全面的淘汰期。
工业和信息化部副部长辛国斌曾表示,我国汽车产业正进入市场和产业结构调整期,可以预见,未来3-5年将是汽车产业攻坚克难的关键阶段。同时也是由高速增长转向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时期。辛国斌认为,“产销数量绝不再是发展的唯一重点,更重要的是发展质量的提升。”
眼下,譬如力帆、众泰等处在生死边缘的自主品牌比比皆是。汽车行业的洗牌加速了这些企业走向舞台的边缘。纵观重庆车企入局者,例如长城、北京现代、吉利等新入局车企,无一不是在加快脚步,飞速发展。
因此,汽车企业想要不被海水淹没,就得稳扎稳打,积累深厚的技术以及产品、采购和营销渠道等资源整合能力,才不会让自己陷入产品难以面世、销量低迷等问题。
如今,力帆股份控股股东也步入司法重整后尘,离倒下只有一步之遥。
如果吉利能够顺利接盘,对吉利或力帆而言,或许都是一个双赢的局面。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好了,今天关于“2022力帆集团现状”的话题就讲到这里了。希望大家能够通过我的讲解对“2022力帆集团现状”有更全面、深入的了解,并且能够在今后的学习中更好地运用所学知识。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采集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